湿气又称湿邪。中医学认为,“湿”是一种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胸闷。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且日久可化热,成湿热,亦可为痰湿,甚可成湿毒。
根据权威医学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 中国都市人群亚健康白皮书》),在我国,超过7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湿气重问题。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常年湿润多雨,加上人们多偏好生冷食物,湿气重的比例更是高达85%。从年龄分布来看,年轻人由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湿气问题逐渐年轻化,约40%的20-35岁人群饱受湿气困扰。
内湿、外湿,“万病之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湿症的叙述,包括外湿和内湿两大类。
《本草纲目》云:“女子阴类也”。女性更易感受湿邪, 影响子宫和卵巢的气血运作,诱发多种妇科疾病。
祛湿的中医药经典名方
经典明方汇总
藿香正气散
来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包括有:藿香,紫苏,白芷,茯苓,陈皮,白术,厚朴,半夏曲,桔梗,大腹皮,甘草。
平胃散
来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包括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茵陈蒿汤
来源: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组方包括有茵陈蒿,栀子,大黄。
八正散
来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包括有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甘草,木通,大黄。
五苓散
来源: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组方包括有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市场格局:产品与消费的多元态势
根据天猫健康《2024中式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祛湿市场呈现出产品丰富、消费需求多元的态势。在产品类型上,除了传统的薏仁粥、茯苓饼等食疗产品外,各种创新的祛湿产品层出不穷。功能饮料方面,如以赤小豆、薏仁、芡实等为原料的植物饮料,凭借其便捷的饮用方式和清爽口感,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固体饮料市场中,一些添加了多种祛湿中药材提取物的速溶产品,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5%。在保健食品领域,以茯苓多糖、薏苡仁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软胶囊、压片糖果等产品,因具有明确的功效声称和良好的便携性,吸引了众多注重养生的消费者。从消费地域来看,南方市场对祛湿产品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但近年来北方市场也逐渐崛起,2024年北方地区祛湿产品销售额增长率达到了 40%,高于南方地区的30%。消费群体也从以往的中老年人为主,逐渐扩展到年轻人群体,尤其是90后、00后对祛湿产品的购买比例逐年上升,他们更注重产品的时尚感、便捷性和个性化。
整体而言,祛湿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健康需求层面,还是科研探索、市场消费方面,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活力。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功效缺乏科学验证等问题,亟待行业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