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从功能药材逐步演化为消费成分 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
2025-08-10

葛根,这一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的经典药材,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从代餐饮品到功能酸奶,从控糖面条到口腔咀嚼零食,葛根不仅成为健康消费热点,更开启了一个功能化、年轻化的品类革新周期。

预计2025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规模将突破602亿元,而葛根素作为高频使用原料,市场体量已达18亿元。在护肝类注册产品中,葛根成分居首,截至2024年底,相关产品注册量达256条。2023年,天猫平台葛根相关产品销售额约4.2亿元,同比增长114.9%。2024年,瑞金医院团队在Nature科学揭示:葛根素通过脑-肠轴调节肠道微绒毛长度,可减少脂肪吸收,对体重管理具备“机制基础”。

这些趋势表明,葛根不仅重返市场,更从功能药材逐步演化为“消费成分”。本文主要深度剖析C端葛根类药食同源产品。

01

葛根翻红的秘密武器

4种功能场景+爆款产品全拆解

在“药食同源”热潮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葛根作为传统中药材,正逐步走出“中老年、苦药片”的固有印象,通过功能重构+场景创新,进入年轻人和家庭消费市场。从解酒护肝、女性调理,到替代槟榔、控糖护心,葛根类C端产品在2024-2025年开始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本文聚焦四大功能维度,拆解市面上代表性的葛根产品打法,并尝试总结其爆品逻辑与潜在风险。

01 护肝解酒:刚需场景之下的消费升级

□典型人群:应酬人群、熬夜党、年轻白领。

□核心诉求:肝脏代谢支持、解酒护肝、次日状态恢复。

汤臣倍健的水飞蓟葛根丹参片以“葛根+水飞蓟+丹参”的经典配方切入,定位应酬场景的“肝脏保护伞”。凭借品牌背书、渠道优势和成熟剂型,线上线下双线铺开,年销量突破10万盒。用户痛点清晰,产品“护肝刚需”标签符合应酬人群、熬夜党等的需求。

第8夜曲的解酒植物饮品则是年轻市场的代表性打法。通过“葛根+枳椇子+朝鲜蓟”打造植物解酒方案,强调“喝前一口,缓解宿醉”。靠小红书、抖音种草,突出便携、口感、仪式感。产品内容高度贴合年轻人“熬夜+社交”的生活方式,引发广泛自传播。

HyperCurmin解酒代谢饮是品牌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研发的产品,主要针对高认知消费群体。强调“葛根素+姜黄素”协同作用,并附科研数据支持,价格略高,但赢得知识付费圈层好评,对标人群为“成分控+健康焦虑者”。

蒙牛的葛根风味酸奶,是乳品赛道功能化的代表性尝试。每百克添加≥80mg葛根粉,主打“酒后轻养护”“每日微调理”。借助常温酸奶的普适形态,将原本偏药理的葛根,转译为可日常饮用的“轻功能食品”,拓展了家庭和个人健康消费场景。

这类产品的价值,不在“即时解决”,而在于“持续摄入”构建健康信任。与饮料的社交属性不同,酸奶更像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养护习惯,适用于注重日常健康节奏的年轻女性、白领群体及家庭消费人群,不同于具备便携性的片剂——满足应酬前后、作息不规律等“强功能驱动”下的摄入需求。因此,要真正实现功能食品的破圈,品牌需深度理解不同载体所承载的使用场景与用户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02 乳腺调理与代谢支持:中草本的“女性轻调理路径”

□典型人群:20-45岁女性、乳腺不适、气血调理需求者。

□核心诉求:乳腺疏通、气血调理、调经缓郁。

百年医仁的葛根蒲散粉主打“非遗传承+草本代餐”,采用葛根、蒲公英、益母草等复配草本,针对女性常见的乳腺硬块、郁结与代谢迟缓问题。特别强调“内调疏散、化瘀通堵”的功效路径。原料选用如江西横峰葛、金银花、芋头等传统中草药,配料表干净、无防腐剂,获得权威质检认证。凭借在母婴社群、女性博主内容推荐中反复露出,逐渐在“轻功能+情绪代谢”市场建立用户信任。

目前,女性健康消费正在从“美容养颜”向“内调抗压”迁移。葛根的“化瘀疏结”属性,在搭配草本复方后,更容易形成“代餐+调理”双重场景。非遗认证也成为内容传播中的亮点,使其具备“文化感+功能感”双重信任。

03 健康咀嚼替代:成瘾控制的创新

□典型人群:槟榔戒断者、戒烟人群、咀嚼习惯人群。

□核心诉求:安全替代、舒缓压力、解馋不成瘾。

益口出品的葛根嚼块用葛根、薄荷、黄柏等成分构建“草本咀嚼块”,模拟槟榔咀嚼感,旨在为成瘾者提供“替代快感”。产品不含尼古丁或碱性成分,避免成瘾性或毒副作用。

目前主要在线销售,用户反馈中“清口解乏、略有苦感”是常见评价。但因市场教育门槛高、价格较贵,尚处于小圈层试水期。

咀嚼类健康零食其实承载的是“行为替代”功能,而非味道体验。用户真正购买的是“戒不了但能换”的心理慰藉。但此类产品需警惕“传播渠道闭塞+用户认知不足”的双重挑战。

04 慢病干预:从保健品走向家庭主食的尝试

□典型人群:控糖控脂人群、更年期女性、亚健康家庭。

□核心诉求:降糖、护心、骨密度支持。

RACHAA葛根胶囊主打更年期女性的综合调理,包括头皮健康、睡眠焦虑、血压波动等,突出葛根素的雌激素类特性和代谢调节机制。走中高端渠道,搭配“延缓衰老”话术,契合中年女性“美容+身体”双线焦虑。

仙之灵的葛根面条将葛根粉融入普通面条,打造“低GI主食”,目标用户为糖尿病或控糖家庭。借助熟悉的餐饮入口,有望形成每日食疗型使用路径。

此类产品的难点不在功能,而在“如何让消费者每天吃下去”。家庭入口是高频、高复购的战略入口,但产品需具备“足够功能感+不破坏口感”的双重标准。葛根类主食目前仍面临价格高、渠道窄的问题,短期爆发性有限,但长期价值可观。

02

葛根的新路径

从中药到功能消费的跨越

无论是护肝饮品、调理代餐,还是槟榔替代和控糖面条,这些产品虽形态各异、功能不同,但都在围绕一个核心逻辑构建:

将“传统药理价值”转译为“具体消费场景”,以产品形态+内容表达完成用户心智重塑。

葛根的重新崛起并非一夜之间,而是众多品牌用精准功能设计、合适传播路径一点点拉近它与消费者生活距离的结果。下一波中草本爆品,或许也值得借鉴这条路径。

过去,葛根多被视为传统中药材,功能清晰,但受众狭窄。而到了2025年前后,这一“老原料”却悄然走红,不仅出现在代餐粉、解酒饮里,还延伸至乳制品、面条甚至咀嚼类替代品中。葛根,正逐步摆脱“药铺专属”的刻板印象,成为新消费品牌争相演绎的健康成分。

它的走红,并非偶然。在大健康浪潮之下,葛根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具备多重生理功能——护肝、降糖、抗氧化、调节女性激素,几乎覆盖了当代人最焦虑的健康问题。与此同时,“成分党”兴起,推动了诸如葛根素、葛根黄酮等有效物质的科普热度,为品牌提供了科学传播的抓手。

更关键的,是场景切入的转变。如今的葛根产品,不再是以药性宣讲打动用户,而是直接嵌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例如,汤臣倍健以“应酬后护肝刚需”构建认知闭环,推出葛根+水飞蓟片剂,在中老年圈层完成稳定渗透;年轻人群则更青睐便携饮品型态,“第8夜曲”打造“熬夜神器”定位,葛根与朝鲜蓟、枳椇子复合,不再苦口,反而成为潮人社交中的“微养生饮”。

另一侧的典型,是女性养生与成瘾干预市场的尝试。百年医仁以“非遗草本代餐”切入,围绕乳腺调理与气血代谢,结合葛根、蒲公英、益母草等草药,在母婴社群中建立了权威性和安全感。而“益口”的葛根嚼块,则首创“替代槟榔”方向,将葛根塑造成口腔愉悦感与心理过渡的承载物,虽然仍处于市场教育期,但足见葛根在场景创新上的灵活性。

我们也看到了葛根在更高频日常消费领域的布局。蒙牛推出含葛根成分的功能酸奶,尝试用乳品包装突破保健品边界;“仙之灵”用35%葛根粉打造面条产品,意图占据“糖友餐桌”与家庭食疗的入口。这些动作说明,葛根不止于解决单点健康问题,更有望承载“日常养护”的长期价值感。

不过,破圈并不意味着完全破局。目前,市面上许多葛根产品仍存在三个典型问题:

第一,消费者认成分不认品牌。葛根素的有效性认知已较为普及,但很少有品牌真正打出“第一联想”。说明在品牌力打造上,仍缺乏长期战略。

第二,标准表达不清晰。少数产品会标注提取物浓度与含量,多数则停留在原料级混配,导致消费者在“真假功能”之间难以分辨。对于功能性食品来说,缺乏可信机制路径,是复购与转介绍率的最大障碍。

第三,使用场景需教育。解酒饮品相对易被理解,代餐粉、咀嚼替代品则尚需内容平台反复引导。相比快速感知、即时反馈的成分,葛根这类“慢效草本”依然面临转化率瓶颈。

由此可见,葛根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但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品牌认知分散、标准化表达不足、消费教育尚需加强,为有远见的投资者留下了宝贵的蓝海空间。那些能够结合科学研发、精准场景定位以及创新营销策略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行业的领跑者。

未来,谁能讲好葛根的故事,谁就有可能塑造下一个爆款品牌,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增长与品牌溢价。总之,葛根的翻红不只是市场现象,更是一场“传统中药现代消费化”的深刻变革,值得每一位关注健康消费赛道的投资者认真把握。

未来,品牌方若能将科研机制、场景化表达、年轻视觉语言、清晰功能标签融合于一体,就能真正走出“葛根=解酒”的固有认知,将其培养成为中国下一个健康消费爆款。这不仅关乎一个植物成分的崛起,更关乎中国健康食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系统与文化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 内容来源:

[1]中康产业研究院《2024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白皮书》

[2]CBNData×阿里健康《植物提取物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3]植提桥《葛根素爆红:从原料出海到C端破圈,下一站功能风口?》

[4]Nature Communications.Puerarin inhibits intestinal lipid absorption through gut–brain signaling pathways.Fudan University, Ruijin Hospital Research Team.

[5]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6]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大健康功能食品消费趋势报告》

[7]天猫健康产业数据中心《2023年度葛根类产品销售数据》

上一篇:槲皮素新剂型技术的升级正催生新一代高效护肺产品

下一篇:达能携阿洛酮糖+专利活菌推燃脂酸奶 功能性酸奶赛道再添新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