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软糖成营养补充剂新方向 Swisse、玛氏、汤臣倍健正在加码
2025-08-20

药食同源理念深入人心,但传统产品在形态和体验上存在明显短板,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调查显示,72%的消费者因“口感差、药味重”放弃复购。

那么“药食同源+软糖”的产品形态呢?当下,药食同源理念的热潮与功能性食品的零食化趋势,共同推动了药食同源软糖市场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口感风味、营养功效细分,还是设计美观、易于携带等体验,药食同源软糖都已经成为年轻一代选择营养补充剂的新方向。

颜值高、功能多,再加上“备案制”政策加持,市场的热情也在持续攀升,Swisse、玛氏、汤臣倍健、养生堂、江中等越来越多的品牌商都在加码这个赛道。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助推3000亿赛道进化

药食同源软糖正以凶猛态势,助推药食同源食品市场规模蓝海市场——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并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

药食同源软糖的崛起,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赋能。

政策层面,2024 年国家卫健委将药食同源目录扩容至106种,为产品创新提供“合法弹药”。同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明确提出推动食药物质开发利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消费端,年轻消费群体的“养生焦虑”是核心驱动力。

《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 岁人群占养生消费的83.7%,他们对便捷、美味、有效的健康产品需求旺盛。这种需求与传统养生方式的冲突,催生了药食同源软糖这一创新品类——既能满足 “朋克养生” 的仪式感,又能通过零食形态实现 “润物细无声” 的调理,这种需求还推动行业从单一滋补向护眼、助眠、解酒、女性护理等十多个细分场景裂变。

同时,技术进步也成为关键推手,纳米包埋技术掩盖草本苦味(如黄芪肽粉甜度提升3倍)、冻干锁鲜工艺保留活性成分(如即食燕窝营养留存率98%),以及AI分析用户健康数据定向开发配方,让传统食材焕发“潮”属性。

以汇仁药业为例,其胜宝软糖系列以人参、覆盆子、茯苓等经典药食同源成分为核心,依托“三院一专”科研体系与南昌大学共建的药食同源食品研发中心,通过GAP道地种植基地(覆盖新疆、吉林等地46个品种)和数智化生产线(3346个质控节点),将传统肾宝片的配方转化为零食形态。

新势力与老字号品牌“混战”

火热市场的背后,是新兴品牌凭借科技赋能大胆创新古方,与传统老字号利用品牌积淀巧妙转化经典之间的角力。

01

新势力:科学配方重塑古方

ZERO零耀今年5月推出的靶向营养软糖系列,将传统药食同源目录玩出新花样:人参软糖针对职场透支人群,当归软糖主打女性调养,玛咖软糖定位体力恢复需求。其核心技术在于“高含量单一萃取物”,例如人参软糖含6倍浓缩人参皂苷,通过现代工艺剔除苦味。

此外,还有BuffX以“解酒黑科技”破圈,其姜黄葛根枳椇子软糖融合全球热门的护肝成分,姜黄素与葛根异黄酮协同加速酒精代谢;汤臣倍健的胶原蛋白肽软糖复配重瓣红玫瑰提取物,采用爆浆夹心工艺提升口感,主打抗初老市场。

吉典的埤运膏肠衣软糖,以麦芽、山楂、桑椹、鸡内金、茯苓、陈皮、玉竹、芡实、砂仁等13种药食同源熬煮膏方复配酵母锌,通过吉典独特胶体技术凝胶,包裹在胶原蛋白肠衣内,达到独特的口感。产品主要聚焦儿童的消食开胃需求,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营养支持。

还有近几年非常火热的Minayo美那有,其明星产品富铁软糖瞄准年轻女性市场,针对她们生理期易流失铁元素、手脚冰凉、容易疲惫等特点而研发。

研发团队从3230种配方里,反复配比和优化最终选用四重补铁复合配方搭配4种药食同源成分:新疆和田玉枣、青海黑枸杞、新西兰麦卢卡蜂蜜和西梅。该品牌另一款明星产品,叶黄素酯软糖则以菊花提取物复配叶黄素酯,采用纳米脂质体包封技术,将叶黄素酯生物利用率从20%提升至65%。

02

传统派:老药方穿上糖衣

江中集团的山楂鸡内金软糖复刻古方“山楂六物膏”,将山楂、鸡内金、陈皮、茯苓等消食健脾成分转化为糖果形态,曾在抖音创下月销超千万纪录。

老金磨方推出阿胶红参红颜丸,集结阿胶、红参、枸杞等十大红色食材,添加血蛋白多肽强化补血功效。

金丝猴食品瞄准儿童市场,其“果汁捏捏多维山楂软糖”结合卫健委认证的山楂健脾功能,通过可挤压包装增强趣味性。

03

国际借鉴:草本混搭全球化

欧美市场药食同源软糖发展更为成熟,亚马逊市场软糖的头部品牌,在维生素类矿物质的基础上大多数都添加了草本混合物,比如Olly的睡眠软糖中添加L-茶氨酸、褪黑素、洋甘菊、西番莲、香蜂草等提取物,护发软糖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及角蛋白、印度醋栗、问荆提取物等。

此外,品牌也从成分比拼转向精准场景的深度挖掘。

例如针对加班熬夜、应酬频繁的职场人群,品牌推出人参、玛咖、葛根等成分的软糖。零耀人参软糖以“百草之王”为卖点,主打补气抗疲劳;诺特兰德护肝软糖复配葛根与枳椇子,宣称“解酒护肝”;江中食疗的山楂鸡内金软糖,则以助消化功能切入“餐后不适”场景。这些产品通过独立包装设计,适配办公桌、差旅箱等场景,成为“随身养生包”。

而女性市场与老年群体也成为药食同源软糖的“兵家必争之地”。

零耀当归软糖以“血家圣药”为核心,调经止痛与美容抗衰双效合一;慢严舒柠爆浆梨膏软糖结合胖大海与梨膏,主打润喉护嗓;仁和药业的阿胶燕窝胶原蛋白糖果,则以“补血滋阴”概念吸引爱美女性。

老年群体对药食同源软糖的需求则集中在护眼、助眠、护心等领域。

哈药集团的蓝莓叶黄素酯软糖,以护眼功能切入老年市场;仁和酸枣仁茯苓百合软糖,通过安神助眠缓解失眠困扰。值得关注的是,银发消费者对健康属性要求更高:金多多与御品膏方合作的贝欧宝秋梨膏软糖,采用阿洛酮糖替代蔗糖,实现低糖配方;茶口乐的胖大海压片糖果则主打“0香精、0防腐剂”,满足老年群体对安全性的敏感需求。

能否成为品牌成长的核心驱动器?

尽管药食同源软糖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仍需直面挑战。

首先,成分有效性与口感平衡难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产品因掩盖草本苦味而过度添加甜味剂,导致健康属性打折。其次,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人参、当归等热门成分被大量复制,品牌需通过技术壁垒或场景创新突围。此外,功效性质疑仍是行业痛点。部分产品因缺乏剂量标准或临床验证被诟病为“智商税”。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当“朋克养生”成为主流,当“熬夜护肝软糖”取代咖啡成为夜宵标配,药食同源势必会进一步赋能软糖产品。

目前,卫健委仍在不断完善药食同源名录,已在名录中的中药成分尚有大量潜在价值未被开发,无论是提高免疫力、体重管理,还是口服美容、睡眠、护眼等更多元的消费需求,药食同源在软糖领域均有着充足的机会。而如何精准判别潜力需求,快速布局产品将成为接下来品牌成长的核心驱动器。

上一篇:瞄准健身补剂 盒马、康之味等饮品纷纷盯上了左旋肉碱

下一篇:药食同源茶饮赛道持续扩容 元气森林、康师傅、露露等纷纷跟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