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饮料走红 康师傅、统一等传统饮料巨头纷纷布局
2025-08-31

在健康消费趋势的推动下,“药食同源”饮料正成为饮料行业的新焦点。消费者对饮品的需求已从单纯的口感满足,转向健康属性的追求,这一转变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激增至4.5亿元,年增长率突破350%。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冲破100亿元大关。

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康师傅、统一等传统饮料巨头纷纷布局,试图在这片新兴蓝海中分得一杯羹。但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巨头们能否凭借自身优势成功破局?“药食同源”饮料市场的火爆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药食同源”饮料走红的

底层逻辑

01 健康需求升级驱动消费观念迭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脆皮打工人”“养生Z世代”等群体不断壮大,他们渴望通过便捷的方式实现养生目标。传统饮料多含有大量糖分、添加剂,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药食同源”饮料以其天然、健康的形象,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迫切需求。

诸如“0糖、0脂、0卡”“天然成分”“养生功效”等关键词,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枸杞菊花茶宣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深受长期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喜爱;红豆薏米水因主打祛湿消肿,在女性消费者群体中广受欢迎。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饮料的解渴、口感功能,而是希望通过日常饮用,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养生效果。

02 政策红利为产业发展铺路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药食同源”饮料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细则,鼓励企业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产品。

03 传统赛道增长乏力倒逼市场探索

在传统饮料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大饮料企业面临着增长瓶颈。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近几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传统品类的市场增速持续放缓。面对这一困境,企业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药食同源”饮料作为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白。其独特的产品定位与健康概念,能够吸引一批对健康高度关注的消费群体,为企业开辟新的利润空间。同时,通过布局这一细分领域,企业可以丰富自身产品矩阵,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药食同源”饮料市场,期望借此实现企业的二次增长。

巨头入局图谱:

多维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01 康师傅:以“双本草”策略链接传统与现代

作为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康师傅敏锐地捕捉到了“药食同源”饮料的市场机遇,于近期重磅推出两款中式养生系列新品——决明子大麦饮和枸杞菊花茶。康师傅在产品宣传中强调,这一系列深度挖掘传统本草及“药食同源”理念,采用“双本草”配方,配料干净,力求做到“够健康、够养生、够好喝、无负担”。

决明子大麦饮选取决明子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大麦则能健脾和胃、宽肠利水。枸杞菊花茶同样选用优质枸杞和菊花,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02 统一:借海外成熟产品完善养生矩阵

统一在“药食同源”饮料领域也不甘落后,选择从海外引进成熟产品,丰富自身产品线。其旗下的熊津品牌上新了两款养生水——熊津天空大麦饮和熊津决明子饮。这两款产品均被打上“0糖”“0脂肪”“0能量”的标签,精准定位当下追求健康、低卡的消费潮流。

熊津天空大麦饮以大麦为核心原料,经过独特工艺萃取,保留了大麦的天然营养成分,口感醇厚,麦香浓郁。熊津决明子饮则突出决明子的功效,决明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眼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03 众多玩家涌入:多元力量分食市场

除了康师傅和统一,众多饮料企业及跨界参与者也纷纷涌入“药食同源”饮料赛道,各展其能,试图在这片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元气森林作为新消费品牌的代表,推出的“自在水”系列,包含玉米须、青瓜、白桃等多种口味。其中玉米须口味凭借其利尿消肿、降血压等潜在功效,受到消费者青睐。

好望水推出“照顾系列”新品,涵盖薏米水、桂圆水和陈皮水。以“用喝水的方式,照顾你的日常”为宣传标语,精准定位消费者的日常养生需求。好望水注重产品的颜值与包装设计,使其在货架上极具辨识度,提升品牌曝光度,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

三得利推出新品牌“三得利焕方”,并带来五红饮、玫瑰黄芪饮等产品。依托三得利在饮料行业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品牌声誉,“三得利焕方”主打高品质、天然原料的养生饮品路线。

零食品牌来伊份也跨界入局养生水市场,推出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两款产品。借助来伊份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与会员体系,产品一经推出便在其门店进行铺货销售,通过会员优惠、满减活动等促销手段,快速触达消费者,实现产品的市场渗透。

争议与乱象:

“功效”与“噱头”的边界博弈

01 消费者认知偏差:从“养生”到“治病”的认知错位

在“药食同源”饮料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功效认知存在一定误区。部分消费者将“药食同源”饮料视为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药品,期望通过短期饮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食同源”食材虽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在饮料中的含量有限,且经过加工处理后,功效会有所稀释。它们并非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仅靠饮用“药食同源”饮料难以达到快速治愈的效果。

02 行业乱象频发:宣传失度与质量隐患并存

随着“药食同源”饮料市场的火热,一些不良企业为追求利润,出现过分宣传产品功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行业乱象。部分企业在产品宣传中,夸大“药食同源”饮料的功效,使用绝对化用语,误导消费者。由于目前“药食同源”饮料行业标准尚不完善,部分企业生产过程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破局路径:

传统巨头的转型实践与探索

01 产品端:以配方创新夯实品质根基

面对“药食同源”饮料市场的诱惑,部分传统饮料巨头选择积极加入,通过产品改良,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

承德露露推出药食同源饮料,是老国货品牌在中式养生饮品赛道的创新探索。2025年3月推出的桂圆姜枣饮、陈皮乌梅饮、枸杞桑葚饮、枇杷秋梨饮四款新品,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核心,将传统滋补配方与现代工艺技术相融合,既传承了经典药膳智慧,又贴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02 渠道端:借力新兴场景实现精准触达

除了产品改良,传统饮料巨头还通过渠道借力,拓展新兴渠道,实现精准营销,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可口可乐为例,在布局“药食同源”饮料产品时,除了依托其传统的商超、便利店等销售渠道,还积极拓展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兴渠道。

在电商领域,可口可乐与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推出线上专属促销活动,吸引线上消费者购买。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深入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偏好,精准推送产品信息,提高营销效果。在社交媒体方面,可口可乐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产品推广活动。邀请网红达人进行产品测评、制作创意短视频,分享“药食同源”饮料的饮用场景与搭配方法,引发消费者关注与讨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产品影响力。

03 合作端:跨界融合整合优质资源

面对“药食同源”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复杂挑战,部分传统饮料巨头选择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例如,伊利作为乳业巨头,与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融合中医药智慧的“科学养生奶”。

在合作过程中,伊利充分发挥其在乳业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专业优势,同仁堂则凭借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与专业的药材炮制技术,为产品提供权威的配方支持与品质保障。通过此次跨界合作,伊利成功将中医药元素融入乳业产品,丰富了产品线,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同仁堂的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信任度,迅速打开“科学养生奶”市场,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为传统饮料巨头在“药食同源”领域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结语

在“药食同源”饮料市场的浪潮中,传统饮料巨头们面临着诸多抉择与挑战。无论是选择积极加入,通过产品改良、渠道拓展、跨界合作等方式破局,还是选择谨慎观望,等待市场进一步成熟,都需要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清晰认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药食同源”饮料市场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这片市场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而传统饮料巨头们能否在这场“破局战”中突出重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参考内容:

[1]《“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2]《药食同源,带火了“养生水”带不火“中药茶饮”》

[3]《伊利携手同仁堂,深度布局“药食同源”赛道》

上一篇:对话伊刻活泉负责人:小众石斛如何站到养生水赛道的新风口?

下一篇:聚焦药食同源市场 怡福寿薏仁茯苓膏等销量前五有何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