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管理市场边界正加速扩展 降糖产品正从药品向功能性食品渗透
2025-08-14

血糖健康管理正跃升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增长引擎。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4亿,预计2045年将增至1.74亿——这构成了对控糖产品的刚性用药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血糖管理市场边界正加速扩展。全国约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虽未达到用药标准,却普遍存在明确的“血糖焦虑”与主动干预意愿。这一群体对日常化、预防性解决方案的渴求,强力驱动着降糖产品从药品向功能性食品、普通食品及生活方式的渗透与融合。

需求分层爆发与个性化趋势交织,正倒逼企业突破同质化困局。 如何在满足多元细分需求的同时,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壁垒与品牌护城河?本文将通过拆解代表性企业的差异化创新路径,揭示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路径1:深耕核心技术与原料

构筑专利护城河

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通过自主研发核心原料或工艺形成坚固的专利壁垒,是企业摆脱低效竞争、建立难以复制优势的关键策略。这不仅可以直接提升产品效能和用户体验,更是建立专业信任与品牌差异化的强力背书。

例如,「慢棠饱饱」聚焦控糖底层逻辑——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成功研发出拥有8项国家专利的控糖核心原料制造技术。该独特的工艺利用高温高压处理植物蛋白粉与特定膳食纤维,在空间上物理阻隔淀粉与消化酶的接触,从而实现“慢糖”效果。这项专利及专用加工设备,构成了品牌难以被模仿的高门槛,成功将日常主食(如面粉、面包、零食)转化为有效控糖载体,不仅解决了传统控糖食品“有效但难吃”或“安全但低效”的痛点,更因贴合用户饮食习惯而大幅提升了依从性。

同样走技术突围路线的「中创益科」提供了一种“接近药物效果,但规避药物副作用”的绿色解决方案,巧妙填补了传统药物之外的干预空白。它瞄准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包括血糖)的紧密联系。该研发团队深度筛选出特定益生菌株,这些菌株能有效刺激人体内源性GLP-1的分泌,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精准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实验和临床数据有力支持了该益生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路径2:医疗级专业赋能

定义高壁垒“临床消费品

当前市场充斥着较多同质化的“食品级”产品,具备深厚医疗背景和专业资质的企业可借此破局:将其严肃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延伸至广阔的消费端,打造“专业医疗背书+消费场景覆盖”的医疗级消费品。

「玛士撒拉」正是这一路径的典型代表。在严肃医疗端,它聚焦肝病、肾病、肿瘤等重疾领域,针对现有营养支持方案不专业或不全面的痛点,研发特定疾病全营养配方,直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它将积累的医学营养技术反哺大众消费市场:为庞大的“糖前期”人群开发糖尿病食品,为3亿超重人群提供控能食品解决方案,产品线覆盖低升糖主食、代餐零食、功能饮品等。

从专业医疗走向广阔消费市场,信任构建至关重要。为此,玛士撒拉构建了独特的“铁三角”渠道。其深耕医院端,服务超500万患者积累临床数据,并深度参与行业基建,赢得医生主动推荐。在市场渠道方面,玛士撒拉积极开拓高端零售如山姆、Costco,并利用李佳琦直播间、小红书等内容平台,通过可视化检测报告、专业营养师直播等创新形式,将复杂的科学逻辑转化为年轻人易懂的内容。

玛士撒拉在半年内连续完成近2亿B轮和超亿B+轮融资,强有力地印证了市场对“医疗级消费品”这一融合创新模式的认可。B+轮资金明确投向核心产品研发及临床试验,并布局核心药房、配备专业营养师,让专业营养解决方案像买药一样便捷可得。

路径3:“产品+服务”深度融合

破解依从性困局

糖尿病作为慢性病,其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依从性差。过去单一产品售卖或教育导向模式往往难以提供持续价值,导致用户粘性低。破局之道在于,将功能性食品与专业医疗服务深度捆绑,提供贯穿用户旅程、可量化健康结果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这实质上是将商业模式从一次性的“交易型”,升级为持续创造价值的“订阅型”,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临床价值。

「糖友饱饱」从产品端切入痛点:研发出一系列低碳水主食如米面、面包、饼干,在不强行改变患者原有饮食习惯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初期的饮食依从性。更进一步,针对糖友的特殊营养需求,其推出了“全因逆转”医学营养品牌,将专业的营养支持融入日常食品。

2023年,糖友饱饱正式成立糖医帮帮逆转互联网医院。该医院为患者提供包含医学评估、个性化方案和持续跟踪管理的3-6个月专业服务周期。此举将糖友饱饱从仅提供“控糖食品”,升级为交付明确的“健康结果”,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和信任,也打开了非药物糖尿病干预方案的巨大想象空间,为商业模式构建了可持续的闭环基础。

路径4:精耕垂直人群

解锁高价值“精准营养”

目前,降糖赛道的升级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从面向泛人群、基础补充,迈向聚焦细分人群、精准干预、效果导向。这种需求分化催生新机会——与其在红海市场中争夺泛人群,不如锚定细分人群。

「瑞琻特医」聚焦孕妈人群推出“醣素宁膳食纤维复合粉”。该产品通过精准复配水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包裹碳水化合物,物理性延缓其消化吸收速度,平缓餐后血糖曲线;创新性地采用“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双重协同控糖;铬元素、苦瓜提取物等成分作为强化因子,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代谢。最后,科学配比孕期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确保在精准调控血糖的同时,充分满足母婴双方的特殊营养需求,保障健康发育。

这类企业实践充分证明:在特定细分人群(如孕妈、银发族、特定疾病人群)中,通过深入理解其独特的生理病理机制,整合前沿科研成果进行深度配方研发,即使目标用户基数相对较小,也能凭借解决核心痛点的精准性、专业性和显著效果,赢得极高的用户忠诚度,并因此获得可观的支付溢价,构建健康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壁垒。

结语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严峻:患病率高达12.4%,超六成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且87%在基层就诊。然而,基层管理深陷认知不足、依从性差、资源不均、能力有限等困境,导致血糖达标率仅35%。这一巨大缺口,正是降糖赛道创新企业的关键机遇。

企业可依托专业背景建立权威性,打造安全有效的“医疗级消费品”扩展人群覆盖,并构建深度服务体系提升依从性——这正是本文揭示的四大创新路径的底层逻辑。

这不仅是商业竞争的需要,更是缓解社会压力、填补基层服务空白的担当。通过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普惠价值,企业能在千亿市场中开辟蓝海,并重塑健康管理范式。

上一篇:药食同源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化增长 如何破局品牌认知?

下一篇:党参初加工正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蓝海市场亟待开发